HashMap
HashMap 简介 / 推荐阅读
HashMap 主要用来存放键值对,它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实现,是常用的Java集合之一。
JDK1.8 之前 HashMap 由 数组+链表 组成的,数组是 HashMap 的主体,链表则是主要为了解决哈希冲突而存在的(“拉链法”解决冲突).JDK1.8 以后在解决哈希冲突时有了较大的变化,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(默认为 8)时,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,以减少搜索时间。
底层数据结构分析
JDK1.8之前
JDK1.8 之前 HashMap 底层是 数组和链表 结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 链表散列。
hash = hash(key.hashCode())
HashMap 通过 key 的 hashCode 经过扰动函数hash处理过后得到 hash 值index = (array.length - 1) & hash
计算得到 index ,数组长度初始为16,每次扩充都需是2的幂判断当前元素(Entry 键值对)存放的位置(这里的 n 指的是数组的长度),如果当前位置存在元素 且 该元素与要存入的元素的 hash 值以及 key 相同则直接覆盖,若不相同通过拉链法(头插法)解决冲突,如果当前位置不存在元素,则直接存入
扰动函数指的就是 HashMap 的 hash 方法,目的是 为了防止一些实现比较差的 hashCode() 方法 换句话说使用扰动函数之后可以减少碰撞
使用头插法的原因在于 HashMap设计者认为 新加入的元素,被查询的可能性较大
index 计算方法解析 :
- Entry 的分布要均匀,均匀分布在数组上,能够减少碰撞,加快put 和 get 的速度
- 最直接的办法 就是将
index = hash % array.length
,但是模运算的效率低 - 将模运算 改为 位运算
index = (array.length - 1) & hash
- 如果 array.length 为 2的幂次方,那么 array.length -1 的二进制则全由1组成,如 length=16时,length-1 的二进制是
1111
,那么 上述公式的位运算 也就等价于 取hash值的后几位,且取值范围正好均匀分布在0-length-1之间 - 如果 length不是2的幂次方,如10,那么其length-1的二进制不全由1组成,会造成 分布不均匀,数组中有些位置永远不会被计算到(不全由1组成,干扰了hash值后几位的均匀分布)
JDK1.7 和 1.8的 HashMap 的 hash 方法源码
JDK 1.8 的 hash方法 相比于 JDK 1.7 hash 方法更加简化,但是原理不变。相比于 JDK1.8 的 hash 方法 ,JDK 1.7 的 hash 方法的性能会稍差一点点,因为毕竟扰动了 4 次。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// JDK 1.8
static final int hash(Object key) {
int h; // int 32bit
// key.hashCode():返回散列值也就是hashcode
// ^ :按位异或
// >>>:无符号右移,忽略符号位,空位都以0补齐
return (key == null) ? 0 : (h = key.hashCode()) ^ (h >>> 16); // 先赋值和移位,再异或
}
//JDK1.7
static int hash(int h) {
// This function ensures that hashCodes that differ only by
// constant multiples at each bit position have a bounded
// number of collisions (approximately 8 at default load factor).
h ^= (h >>> 20) ^ (h >>> 12);
return h ^ (h >>> 7) ^ (h >>> 4);
}拉链法
将链表和数组相结合。也就是说创建一个链表数组,数组中每一格就是一个链表。若 遇到哈希冲突,则将冲突的值加到链表中即可。
JDK1.8之后
相比于之前的版本,jdk1.8在解决哈希冲突时有了较大的变化,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(默认为8)且数组长度大于阈值时,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,以减少搜索时间。
类的属性: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public class HashMap<K,V> extends AbstractMap<K,V> implements Map<K,V>, Cloneable, Serializable {
// 序列号
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= 362498820763181265L;
// 默认的初始容量是16
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= 1 << 4;
// 最大容量
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= 1 << 30;
// 默认的填充因子
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= 0.75f;
// 当桶(bucket)上的结点数大于这个值时会转成红黑树
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= 8;
// 当桶(bucket)上的结点数小于这个值时树转链表
static final int UNTREEIFY_THRESHOLD = 6;
// 桶中结构转化为红黑树对应的table的最小大小
static final int MIN_TREEIFY_CAPACITY = 64;
// 存储元素的数组,总是2的幂次倍
transient Node<k,v>[] table;
// 存放具体元素的集
transient Set<map.entry<k,v>> entrySet;
// 存放元素的个数,注意这个不等于数组的长度。
transient int size;
// 每次扩容和更改map结构的计数器
transient int modCount;
// 临界值 当实际大小(容量*填充因子)超过临界值时,会进行扩容
int threshold;
// 加载因子
final float loadFactor;
}
loadFactor加载因子
loadFactor加载因子是控制数组存放数据的疏密程度,loadFactor越趋近于1,那么 数组中存放的数据(entry)也就越多,也就越密,也就是会让链表的长度增加,loadFactor越小,也就是趋近于0,数组中存放的数据(entry)也就越少,也就越稀疏
loadFactor太大导致查找元素效率低,太小导致数组的利用率低,存放的数据会很分散。loadFactor的默认值为0.75f是官方给出的一个比较好的临界值
给定的默认容量为 16,负载因子为 0.75。Map 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往里面存放数据,当数量达到了 16 * 0.75 = 12 就需要将当前 16 的容量进行扩容,而扩容这个过程涉及到 rehash、复制数据等操作,所以非常消耗性能
threshold
threshold = capacity * loadFactor,当Size>=threshold的时候,那么就要考虑对数组的扩增了,也就是说,这个的意思就是 衡量数组是否需要扩增的一个标准
Node节点类源码:
1 | // 继承自 Map.Entry<K,V> |
树节点类源码: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static final class TreeNode<K,V> extends LinkedHashMap.Entry<K,V> {
TreeNode<K,V> parent; // 父
TreeNode<K,V> left; // 左
TreeNode<K,V> right; // 右
TreeNode<K,V> prev; // needed to unlink next upon deletion
boolean red; // 判断颜色
TreeNode(int hash, K key, V val, Node<K,V> next) {
super(hash, key, val, next);
}
// 返回根节点
final TreeNode<K,V> root() {
for (TreeNode<K,V> r = this, p;;) {
if ((p = r.parent) == null)
return r;
r = p;
}
HashMap源码分析
构造方法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// 默认构造函数。
public HashMap() {
this.loadFactor = DEFAULT_LOAD_FACTOR; // all other fields defaulted
}
// 包含另一个“Map”的构造函数
public HashMap(Map<? extends K, ? extends V> m) {
this.loadFactor = DEFAULT_LOAD_FACTOR;
putMapEntries(m, false);//下面会分析到这个方法
}
// 指定“容量大小”的构造函数
public HashMap(int initialCapacity) {
this(initialCapacity, DEFAULT_LOAD_FACTOR);
// 在构造方法中 调用重载的构造方法 应该使用 this 指针
}
// 指定“容量大小”和“加载因子”的构造函数
public HashMap(int initialCapacity, float loadFactor) {
if (initialCapacity < 0)
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"Illegal initial capacity: " + initialCapacity);
if (initialCapacity > MAXIMUM_CAPACITY)
initialCapacity = MAXIMUM_CAPACITY;
if (loadFactor <= 0 || Float.isNaN(loadFactor))
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"Illegal load factor: " + loadFactor);
this.loadFactor = loadFactor;
this.threshold = tableSizeFor(initialCapacity);
}
putMapEntries方法:
1 | final void putMapEntries(Map<? extends K, ? extends V> m, boolean evict) { |
put方法
HashMap只提供了put用于添加元素,putVal方法只是给put方法调用的一个方法,并没有提供给用户使用。
对putVal方法添加元素的分析如下:
- ①如果定位到的数组位置没有元素 就直接插入。
- ②如果定位到的数组位置有元素就和要插入的key比较,如果key相同就直接覆盖,如果key不相同,就判断p是否是一个树节点,如果是就调用
e = ((TreeNode<K,V>)p).putTreeVal(this, tab, hash, key, value)
将元素添加进入。如果不是就遍历链表插入。
1 | public V put(K key, V value) { |
我们再来对比一下 JDK1.7 put方法的代码
对于put方法的分析如下:
- ①如果定位到的数组位置没有元素 就直接插入。
- ②如果定位到的数组位置有元素,遍历以这个元素为头结点的链表,依次和插入的key比较,如果key相同就直接覆盖,不同就采用头插法插入元素。
1 | public V put(K key, V value) |
get方法
1 | public V get(Object key) { |
resize方法
进行扩容,会伴随着一次重新hash分配,并且会遍历hash表中所有的元素,是非常耗时的。在编写程序中,要尽量避免resize。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final Node<K,V>[] resize() {
Node<K,V>[] oldTab = table;
int oldCap = (oldTab == null) ? 0 : oldTab.length;
int oldThr = threshold;
int newCap, newThr = 0;
if (oldCap > 0) {
// 超过最大值就不再扩充了,就只好随你碰撞去吧
if (oldCap >= MAXIMUM_CAPACITY) {
threshold = Integer.MAX_VALUE;
return oldTab;
}
// 没超过最大值,就扩充为原来的2倍
else if ((newCap = oldCap << 1) < MAXIMUM_CAPACITY && oldCap >=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)
newThr = oldThr << 1; // double threshold
}
else if (oldThr > 0) //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
newCap = oldThr;
else {
//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
newCap =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;
newThr = (int)(DEFAULT_LOAD_FACTOR *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);
}
// 计算新的resize上限
if (newThr == 0) {
float ft = (float)newCap * loadFactor;
newThr = (newCap < MAXIMUM_CAPACITY && ft < (float)MAXIMUM_CAPACITY ? (int)ft : Integer.MAX_VALUE);
}
threshold = newThr;
"rawtypes","unchecked"}) ({
Node<K,V>[] newTab = (Node<K,V>[])new Node[newCap];
table = newTab;
if (oldTab != null) {
// 把每个bucket都移动到新的buckets中
for (int j = 0; j < oldCap; ++j) {
Node<K,V> e;
if ((e = oldTab[j]) != null) {
oldTab[j] = null;
if (e.next == null)
newTab[e.hash & (newCap - 1)] = e;
else if (e instanceof TreeNode)
((TreeNode<K,V>)e).split(this, newTab, j, oldCap);
else {
Node<K,V> loHead = null, loTail = null;
Node<K,V> hiHead = null, hiTail = null;
Node<K,V> next;
do {
next = e.next;
// 原索引
if ((e.hash & oldCap) == 0) {
if (loTail == null)
loHead = e;
else
loTail.next = e;
loTail = e;
}
// 原索引+oldCap
else {
if (hiTail == null)
hiHead = e;
else
hiTail.next = e;
hiTail = e;
}
} while ((e = next) != null);
// 原索引放到bucket里
if (loTail != null) {
loTail.next = null;
newTab[j] = loHead;
}
// 原索引+oldCap放到bucket里
if (hiTail != null) {
hiTail.next = null;
newTab[j + oldCap] = hiHead;
}
}
}
}
}
return newTab;
}
Set() 和 EntrySet()等方法
HashSet中的数据存储于 table数组中,set() 和 entrySet() 方法仅仅只是一个类似于数据库中视图的方法,不包含数据
HashMap常用方法测试
1 | package map; |
HashMap 并发下的resize死循环问题
问题描述:并发执行put操作导致的扩容行为 resize(),会导致桶上的链表 成为环形链表,因此在遍历map时会导致死循环
原因:https://juejin.im/post/5aa5d8d26fb9a028d2079264#heading-25
https://www.cnblogs.com/binyue/p/3726403.html
HashMap 并发下Hash冲突导致数据丢失问题
5. 扩容-基本原理
设 HashMap 的 table 长度为 M,需要存储的键值对数量为 N,如果哈希函数满足均匀性的要求,那么每条链表的长度大约为 N/M,因此平均查找次数的复杂度为 O(N/M)。
为了让查找的成本降低,应该尽可能使得 N/M 尽可能小,因此需要保证 M 尽可能大,也就是说 table 要尽可能大。HashMap 采用动态扩容来根据当前的 N 值来调整 M 值,使得空间效率和时间效率都能得到保证。
和扩容相关的参数主要有:capacity、size、threshold 和 load_factor。
参数 | 含义 |
---|---|
capacity | table 的容量大小,默认为 16。需要注意的是 capacity 必须保证为 2 的 n 次方。 |
size | 键值对数量。 |
threshold | size 的临界值,当 size 大于等于 threshold 就必须进行扩容操作。 |
loadFactor | 装载因子,table 能够使用的比例,threshold = (int)(newCapacity * loadFactor)。 |
1 |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= 16; |
从下面的添加元素代码中可以看出,当需要扩容时,令 capacity 为原来的两倍。
1 | void addEntry(int hash, K key, V value, int bucketIndex) { |
扩容使用 resize() 实现,需要注意的是,扩容操作同样需要把 oldTable 的所有键值对重新插入 newTable 中,因此这一步是很费时的。
1 | void resize(int newCapacity) { |
6. 扩容-重新计算桶下标
在进行扩容时,需要把键值对重新放到对应的桶上。HashMap 使用了一个特殊的机制,可以降低重新计算桶下标的操作。
假设原数组长度 capacity 为 16,扩容之后 new capacity 为 32:
1 | capacity : 00010000 |
对于一个 Key,
- 它的哈希值如果在第 5 位上为 0,那么取模得到的结果和之前一样;
- 如果为 1,那么得到的结果为原来的结果 +16。
数据结构 Hash
散列函数的构造方法
总结
方法 | 实现过程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直接定址法 | 1. 设定线性函数 2. 取key的线性函数值 作为hash值 | key的空间=hash空间 不会hash冲突(简单 适用情况较少) |
数字分析法 | 1. 分析不同位数上数子的分布情况 2. 取均匀分布的某几位作为hash值 | 需要进行分析,hash空间能减小 |
折叠法 | 1. 将某几位折叠 2. 相加 3. 取和作为hash值 | hash值 和 key中多个位相关 |
取余法 | 利用模运算,将余数作为hash值(改进版 利用位运算 加速) | 简单常用 |
平方取中法 | 1. 对key 求平方/ (开根号,。。。)2. 取运算后的若干位作为hash值 | hash值和所有的位相关/ 运算复杂 |
Java 中 hash code 的计算方法
HashCode 计算方法有
- Guava方式
- Java方式
- Apache commons lang 方式
Java方式:
类中有字段
假设类中有字段
1 | private int a; |
默认生成的hash方法为Objects.hash(a, b, c)
实现为: 将abc 放入数组中,调用数组的hashCode方法 : 直接地址法 采用线性函数
1 | public static int hashCode(Object a[]) { |
类中没有字段
即使是类中有字段的hashcode 最终也会使用 字段的hash值(类中没有字段)
类中没有字段的hashCode 利用对象的内存地址 (第一次内存地址,存储在对象头中)
http://blog.gavinzh.com/2018/08/23/what-is-hashcode-of-java/
object.hashCode()方法
native 方法
1
2
3
4
5
60. A randomly generated number.
1. A function of memory address of the object.
2. A hardcoded 1 (used for sensitivity testing.)
3. A sequence.
4. The memory address of the object, cast to int.
5. Thread state combined with xorshift 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Xorshift)机制:
- hashCode一般是通过对象内存地址映射过来
- GC时内存地址会改变(标记整理 标记复制),选择第一次的内存地址
- 将第一次的内存地址存储在对象头中,作为hash值
hash 设计时 不要使用可变字符
hash 冲突
总结
方法 | 实现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开放地址法 | 线性再散列/二次再散列/伪随机数再散列 | 处理同义词冲突的同时,会造成非同义词冲突 |
再哈希法 | 设计n个hash函数,冲突时一次采用 | 复杂,耗时 |
拉链法 | 拉链 或者 红黑树 | 没有非同义词冲突,常用 |
建立公共溢出区域 | 将发生hash冲突的放入公共溢出区域 | hash冲突时,查找耗时长;实现简单 |